新手管理者常見的挑戰 - 心態篇

新手管理者常見的挑戰 - 心態篇

由於近兩年來經歷過相對大的職涯轉換 (不是選議員) ,有些朋友對於我剛成為主管時所遭遇的挑戰感興趣,我也趁機摘錄了最常被詢問的問題及我本身最有感觸的體會。

我是在 2020 年一不小心闖進管理職的世界,那約略是我出社會工作的第六、七年,於此之前我一直都只是個樸實無華、勤勤懇懇的工程師。

這一次職涯轉換的特別之處,在於我並非單純由 Staff 調整為 Manager,而是從 Backend Engineer 無視路權直接切換車道去 Product Manager,並且也在一年後陰錯陽差地兼任 Engineer Lead(Engineer Manager)的職位。

從起初 嘛嘛吼 地帶領一位顧客經理,到現在有十多位一起共同打拼的夥伴,由於我所負責的軟體產品較為特殊,夥伴職能也橫跨了工程端到商業端。因為完全沒有管理經驗,再加上轄下的隊友職能多元,對我來說是個頗為艱鉅的挑戰,慶幸這一路受到很多前輩的幫助和指導才能夠順利克服,當然跤也從來沒少摔過。即便到現在,我依舊不斷在犯錯、在修正、在學習。

可能因為這樣的職位變遷相對少見,而且時至今日仍未 被趕 回去寫程式,部分隊友就對於這一路以來的經歷感到好奇,所以偶爾會私下找我閒聊相關話題。每一次的聊天內容我都會習慣性的簡短筆記,也就產生了這篇文章。以下我就用一問一答的形式,簡單分享我的心得。

由於我不希望一篇文章的篇幅過長,不只寫起來累,看的人也辛苦,所以我將完整的問答分為上集「心態篇」和下集「實踐篇」。

是什麼讓你在工作中時時保持投入,並且不斷激發你的靈感?

對我來說,我會覺得很大的原因是個性使然,我是一個容易感到厭倦並且害怕無聊的個性(雙子座),沒有辦法接受自己長時間不斷執行太過擅長或舒適的工作,這對我來說比殺了我還難受,我很享受從「不舒服」的笨拙感逐漸變順暢的過程,所以我會不斷在工作中為自己尋找刺激。

「還可以再怎麼改變,來讓產出品質變得更好?」、「下一次我可以怎麼更快完成?」這些念頭從我擔任工程師期間就已成為習慣,一直以來,我都喜歡為自己設定肉眼可見的目標,就像是電玩遊戲解任務一樣,熱衷於打怪練功升級的過程。

我相信大部分的人也都會為自己設定短、中、長期目標,讓自己能夠不斷成長,最終成為理想中的那個人,不過我的作法可能有一點點細節上的不同。

  1. 短期目標要足夠「短」:可能是以週、以天、甚至以小時為單位。我認為基於中長期目標,來切細拆分成多個短期目標,並且讓短期目標的時間足夠「短」,有助於我定期檢視以及快速做出調整,也因此我可以擁有更多的反省機會。對我個人而言,我不希望等工作進行了數週、甚至數月,才發現自己在錯誤的方向或策略上,那就太過遲鈍了。
  2. 先發散、後收斂:概念上有些類似「雙鑽石設計流程 Double Diamond」,我喜歡不馬上決定「只做哪一件事情 / 目標」,而是每個候選都先淺嚐一點,可能是進行初步產業調查、撈取現實數據、做點小實驗、翻翻程式碼等等,這個動作能夠幫助我更了解自己有哪些選擇,並且確認(並認同)是否符合我的「口味」和「價值」。不過這或許不一定適合所有人,因為多多少少會影響到工作效率,但我自己倒是挺樂在其中。
  3. 不要對自己太仁慈:雖然廣告常說「對自己好一點」,但在個人的觀念中,對自己最嚴格的人必須是自己,應該要認真看待自己的計畫、執行狀況和反省,我認為這樣的態度若能逐漸養成習慣,不只能夠影響和感染身邊周遭的人,也能夠吸引比自己更加優秀夥伴。

面對職涯轉換 / 升遷機會時,有過任何顧慮嗎?是怎麼轉換心態?

我也是會焦慮、低落、自我懷疑,只是平時不容易看出來而已 XD

「我夠資格嗎?」
「我該如何管理沒共事過的隊友?」
「我會不會反而拖累公司?」
「這是我期待的職涯發展嗎?」

當時我的腦海裡充斥著這些念頭。

但是大概焦慮了一兩天之後,突然又想通了點什麼。我發現雖然這個決定很重要,要審慎的評估,但似乎又沒有那麼重要!因為只有當實際去做、去嘗試,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,如果對於新的責任、工作內容並沒有太大的反感,那為什麼不勇敢試試?又不會有什麼損失!

退一萬步說,只要我工作能力足夠優秀,在新職務、新責任做得不順利、甚至失去熱情,我永遠都還是能回頭去做原本的工作,唯一受傷的可能會是自尊,但我認為是值得的,因為過程也能夠讓我更了解自己的能耐。

至於如何領導團隊、建立理想的團隊文化、構築夥伴關係,這些都不是一蹴可幾的。我知道自己或許不懂該怎麼當管理者,但我一定知道的是「身為一個被領導的人,希望管理者如何對待自己」,擁有這樣的同理心,應該足以應付前期的各種挑戰,至少我當時是這麼認為的。

如果真的發現做不來呢?比方說遭遇棘手的管理議題該怎麼辦?

首先,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坦誠,擁有自覺並誠實面對自己的不足,永遠是最重要的

如果當下溝通的對象是下屬,誠實地對他說自己還不確定該怎麼做,需要時間思考和決定,但一定會在有限的時間處理。同樣的,也要主動向自己的主管坦誠,不要為了自己的面子而粉飾太平,透明溝通絕對是必要的。

在明確定義自己克服不了的問題之後,我通常會採取的行動是「觀察」和「諮詢」。

  • 觀察:觀察事件本身的始末、觀察自己採取的行動、觀察周遭類似的狀況或值得效仿的對象,去思考其中的差異或背後的緣由。
  • 諮詢:詢問前輩、有相似經驗的管理者、以及最重要的資源——自己的主管。

主管的工作本就是協助下屬克服工作上的障礙,當一個沒有管理經驗的人被任命為管理職時,他的主管就肩負起其中的兩大責任:「評估」和「指導」。「評估」他是否適合擔任管理職、「評估」他欠缺 / 具備哪些能力,並且竭盡所能「指導」他的不足之處,幫助他成為一個合格的領導者。

所以有些時候獲得升遷機會的人會太過於擔心自己無法勝任,其實這個責任不完全在自己身上,反而是給予升遷機會的主管更需要承擔的義務。獲得升遷機會的人需要考慮的僅是:自己有沒有熱情去做、能不能承擔這份責任、願不願意接受這項挑戰。

如果我還沒有找到自己的職涯方向,不確定是不是想走管理職呢?

想想自己是否有很仰慕的前輩,或是心目中想成為的那個最佳典範?如果有,再多想想為什麼仰慕他、他具備哪些特質和能力吸引了你、你能夠在新的職位訓練到那些特質或能力嗎?答案可能昭然若揭。

又或者,問問自己(或你的主管),釐清自己是否真的明白工作內容和被賦予的期待,有沒有可能摩擦力源自於錯誤的理解?

基本上,只要不是很明確的「非常排斥」,我都會建議去嘗試看看,至少我會這麼做。

評論